• 信息索引号:

    11330700099033995K/2025-00223

  • 文件名称:

    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

  • 发布机构:

    金华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

  • 成文日期:

    2025-09-22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

    日期:2025-09-22 10:02:36 来源: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 浏览量:​
    分享:
         

    朗读

     

    今年来,市市场监管局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和省局决策部署,大力弘扬六干作风,创新打造尖峰市监文化品牌,激励全市系统在”“”“主战场中持续攻坚突破,以实诚实干实绩不断提升市场监管贡献度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成效

    (一)经济部门形象愈加清晰。生命健康产业链示范引领。迭代升级生物医药产业链为生命健康产业链,并入选金华唯一一条两新深度融合示范链。成功促成东南大学与市政府签订《医工融合协同创新科技合作框架协议》,将“药械组合+介入医疗”医研产项目引入金华。获批全国首个2.1类中药新药。上半年实现规上工业产值222.9亿元,落地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5个。平台经济持续攀高。实施平台经济“繁星闪亮”工程,建成全省首家平台产业综合服务站,全省5家选品中心金华占2席。全省率先成立小个专及网约配送行业党委、市个协网约配送员工委,更好保障新就业群体权益。全市网络经营主体总量达95.9万户,全省第1。上半年网络零售额达1626.1亿元,同比增长9.3%。个体经济培优扶强。健全“1234”全链条个体工商户培优扶强体系,发放个体工商户经营性贷款35.4亿元,培训个体劳动者2.67万人次,推动103家“大企”结对帮扶个体户超2.8万家。全市经营主体总量居全省第2,个体工商户总量居全省第1。金华火腿产业创新发展。组建金华两头乌和金华火腿产业联盟,列入省历史经典产业生产制造方式转型示范项目计划3个。上半年全市火腿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利润同比增长15%。“金华火腿”入选全国第一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典型案例、第一批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重点培育名单。

    (二)改革步伐更加有力。深化公平竞争先行先试改革。联合市司法局建立公平竞争审查与合法性审查联动机制,实现两种审查顺畅衔接,从“形式合规”迈向“实质效能”。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在企业信息变更、注销登记、迁移登记等“一件事”重点事项全面落地的基础上,上线“个转企一件事”,全市通过“一件事”模式办理“个转企”1798户。实施“市监综合查一次”改革。对67项低风险事项非必须不检查、不触发不检查,上半年“综合查一次”实施率提升至60%以上,信用风险分类结果应用率达100%。构建服务型执法新模式。全省率先出台服务型执法十条举措,构建“服务+监管+执法”三位一体模式,今年以来不予、减轻、从轻处罚案件共2378件,靠前组织行政指导会2次,惠及4000余家经营主体。对严重违法零容忍,查处大要案1230件,移送司法75件。

    (三)创新标识更加鲜明。做实知识产权文章。高规格召开全市知识产权保护大会,成功争取省局与金华合作共建知识产权强市。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金华分中心获批,金华成为全国唯一有2个指导中心的地级市。我市1项专利获第50届日内瓦国际发明专利银奖,7项专利获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奖优秀奖。金华两头乌猪获批地理标志产品。做好“两新”融合文章。把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2.0作为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抓手,入选省级重点平台3个,数量全省第1。全市新增标准创新型企业147家、国家级企业标准领跑者23家。探索“教科人”一体改革文章。与金华职业技术大学联合成立知识产权学院。获批省局“教科人”一体化改革试点单位,参与共建浙江省“智慧安全与应急管理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四)助力提振消费能力不断提升。放心消费提质扩面。全市动态培育放心消费聚集区42个、放心消费基础单元3.14万家、无理由退换货承诺单位1.28万家。消费维权处置有力。全国百城消费者满意度排名从33位提升至22位,进步幅度全国第5。消费活力持续激发。成功组织第六届“金华特色伴手礼”评测公益活动,评选出20款特色伴手礼。举办“放心消费嘉年华”主题活动19场、广告惠企助农活动159场,促进消费3亿余元。

    (五)保障民生更有质感。实施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全市重点主体上链率达99.38%,重点品种上链率达97.90%。首创“五看五查五问”药品治理机制,成立县级药品检查机构2个,药物警戒工作连续9年蝉联全省优秀。加强产品质量源头管控,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范围从10类21种扩容至14类27种,持有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企业达647家,数量居全省第3。筑牢特种设备安全防线,创新构建电梯“一键救援”安全网络,平均救援到达时间缩短至11分钟。 

    (六)“尖峰市监”文化建设初见成效。深化政治机关、清廉机关、效能机关、活力机关建设,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圆满完成机关党委和机关纪委换届选举工作。积极响应省局市场监管文化建设部署,创新打造“尖峰市监”文化品牌,进一步凝聚系统合力。

    二、下半年工作思路

    (一)在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上攻坚突破。一是强化质量赋能。全力推进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2.0建设,优化义乌小商品、永康智能家电、浦江水晶等3个省级重点平台“一站式”服务供给,筛选建立市级重点平台培育库。二是传承发展历史经典产业。加快金华火腿“三标合一”和产业立法进程,建立公用品牌管理机制。持续实施发酵肉制品质量提升工程,新增全程控温控湿生产线2条。结合“浙产好食品”系列活动,联动开展火腿开腌仪式、火腿宴活动。三是打造“两新”深度融合示范链。抓好创新药成果转化平台、浙江省药品注册检验金华分中心、“药械组合+介入医疗”医研产项目等平台建设,承办全省化妆品高质量发展大会,打造古子城中医药特色文化街区,力争全年产业链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400亿元以上。

    (二)在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上攻坚突破。一是加快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完成场地建设项目验收、信息化项目安装,尽早达到入驻条件。二是强化海外知识产权保护。搭建专题数据库,推广海外知识产权侵权责任险。推动“一带一路”知识产权保护和运营平台落地,构建海外知识产权“事前”风险预警防控、“事中”纠纷应对指导、“事后”意识能力提升全流程服务模式。三是全面激发创造动能。推进知识产权全链条金融服务创新,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深入实施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建设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培育入库“金种子”企业900家以上。

    (三)在推动平台经济创新攀高上攻坚突破。一是深化“平台+产业”双向赋能工程。建强工业互联网平台,完善金华平台经济产业地图。推动平台企业与产业集群深入融合,打造浦江纺织等3个双向赋能试点项目标志性成果。二是发展“直播+平台+跨境电商”。打造区域品牌线上展示和数字化供应链平台,培育省级“绿色直播间”30家。实施跨境电商出海拓市行动,加快义乌跨境电商园、菜鸟二期、永康数贸港等新园区投用投产。三是强化新就业群体党建。充分发挥网约配送员行业党委作用,建强矛盾调解、技能提升等服务载体,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平台经济发展胜势。力争到年底全市新增网络经营主体10万家,平台交易额超600亿元。

    (四)在优化市场消费环境上攻坚突破。一是营造更优竞争环境。对标“五统一、一开放”要求,加强政府采购招投标治理。建立健全产品质量监督体系,大力倡导“创新竞争”“质量制胜”,切实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二是营造更优营商环境。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坚决整治涉企违规收费,不断优化市域营商环境,增强市场发展活力。三是营造更优消费环境。深化“放心消费在金华”行动,力争在全国百城消费者满意度测评中继续争先进位。做好“金华特色伴手礼”后半篇文章,进一步提振和扩大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