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 3307/T 140-2025 | “家庭警察”服务规范

日期:2025-07-11 16:33:00 来源:​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 浏览量:​
分享:
     

朗读

000011 范围

本文件规范了“家庭警察”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组织保障、素质与技能、服务准备、服务要求、评价与改进的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家庭警察”服务活动。

0000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00001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000013.1 
家庭警察

社区、村居以警务区为基本单元,运用移动警务为基本单元内的辖区群众提供线上报警求助、纠纷调解、治安防范等警务服务活动的公安机关人民警察。

000014 基本要求

000014.1 应遵循依法、公正、文明、高效、便捷的原则。

000014.2 应发布真实、及时、准确、客观以及正能量的内容信息。

000014.3 应遵循公安机关信息数据保密安全“六个严禁”、保密管理制度等规定,不应通过互联网、手机应用程序泄露警务工作、内部资料或未经批准和保密审核的各类的统计数据。

000015 组织保障

000015.1 群众提出的需要多部门协同解决的问题,应建立联动机制,通过141基层智治综合应用平台联动市场监管、行政执法、民政、司法、乡镇等部门协同处理。

000015.2 应组建警种支撑群,对“家庭警察”无法解决的专业问题,及时提供技术支撑。

000016 素质与技能

000016.1 应具备社区警务专业能力初级资格。

000016.2 在线解答咨询应用语文明规范、表达清晰准确,避免模糊歧义。

000016.3 应具备“家庭警察”岗位所涉及的专业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并定期参加技能培训演练。

000017 服务准备

000017.1 设备

应配备移动智能通信设备。

000017.2 移动端

应提供“掌上警务室”工作端,具备发布警务信息,收集和受理相关信息等功能,对群众提出的咨询进行线上反馈回复等工作。

000017.3 账号注册

000017.3.1 应在“掌上警务室”工作端中实名注册成为组织架构下的“家庭警察”,并实名标注所在部门、联系社区、民警姓名。

000017.3.2 “掌上警务室”工作端头像应统一使用警官证照片,信息发布页面应统一使用所在部门的大门外观照或服务工作照。

000017.4 服务关系与标签

000017.4.1 应针对本辖区居住、工作、就学的群众建立服务关系,每名“家庭警察”辖区粉丝数不低于实有人口的50%(包含居民群中的群成员数)。

00001注: 粉丝指“家庭警察”添加好友的辖区服务群众。

000017.4.2 应按照分类管理原则,根据辖区实际情况,对辖区粉丝群众人员属性、所在单位等进行标签备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类别:

00001—— 乡街村社干部、网格员、物业、出租人等群体;

00002—— 旅馆、网吧、歌舞娱乐、棋牌室等场所;

00003—— 寄递物流、印章刻制等行业。

000017.5 群组管理

000017.5.1 “家庭警察”应加入辖区警务区原有的业主群、村民群、网格群等工作群,及时了解社情民意、解答群成员咨询求助。

000017.5.2 对出租人、物业联盟、志愿者、中介、宾馆负责人等日常工作需要常联系群体,应根据人员属性分组建群。

000018 服务要求

000018.1 报警求助

000018.1.1 应在线对群众提出的咨询、求助和举报及时予以回应和解答。

000018.1.2 应每周发布预警防范宣传“微提醒”、线索征集“微爆料”及走失求助“微寻人”等信息。

000018.1.3 应针对社会和媒体关注的涉警热点和焦点,及时转发事件进展及结果,并作出正面引导。

000018.1.4 应受理社会公众匿名或实名举报的安全隐患、违法犯罪线索。

000018.2 调解矛盾

000018.2.1 应对工作群内纠纷矛盾进行调解,纠纷矛盾包括但不限于邻里纠纷、家庭纠纷、情感纠纷等。

000018.2.2 应对无法完成的调解矛盾纠纷进行流转调处。

000018.3 治安防范

000018.3.1 应发挥图片和定位共享、视频和语音通话等功能优势,开展电信诈骗精准宣防预警工作,接收转提群众涉诈电话、微信的封号申请。

000018.3.2 应对“打架成本”、法律适用通过案例警示的形式在工作群发布。

00002注: “打架成本”指因实施打架斗殴、故意伤害等违法行为需要承担的法律成本、经济成本、时间成本、名誉成本等各种代价的总和。

000018.4 引导自治

000018.4.1 应协同社区干部、业委会、物业构建自治载体和空间,对群内发布不当言论的,引导居民自我管理。

000018.4.2 应对群内发布过激言论的业主开展跟踪走访,严防因跟踪回访不及时、常态关注不到位造成的矛盾发酵升级。

000018.5 信息发布

000018.5.1 发布警务推文

000018.5.1.1 应每周转发一篇警务推文。

000018.5.1.2 警务推文内容宜从金华公安、民生66等官方警务微信公众号推文中选取。

000018.5.2 发布警务动态

000018.5.2.1 应每月发布一次个人警务动态。

000018.5.2.2 发布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00004—— 警民恳谈;

00005—— 纠纷调解;

00006—— 检查管控;

00007—— 便民服务。

000018.5.3 发布警情通报

000018.5.3.1 每月发布警情通报。

000018.5.3.2 发布内容应至少包括本辖区发案情况以及防范对策建议。

000018.5.4 发布宣传动态

每季度应发布防火、防骗、禁毒等安全防范工作动态。

000018.5.5 实时发布

000018.5.5.1 应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突发性的警情、电信诈骗案例,或需要辖区群众知晓的社区信息。

000018.5.5.2 应及时发布老人儿童走失求助、捡拾物品、反诈紧急通告、重大警务通报等临时性、紧急性警务动态。

000019 评价与改进

000019.1 评价指标

应从居民好友覆盖率、工作群覆盖率、账号活跃度、标签完整率、及时回复率、群众满意度等维度制定评价指标体系。

000019.2 评价方式

应运用督查检查、民意访评、满意度调査等多种方式,定期对“家庭警察”服务进行考核评价。

000019.3 持续改进

应就评价结果,开展分析,并持续改进。


“家庭警察”服务规范.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