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
今年以来,金华市场监管部门立足职能,联合相关部门,聚焦农村食品安全提档升级与特色产业融合发展,全域推进“食安共富幸福村”建设。通过政策集成、标准赋能、品牌培育等举措,打通从田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链,助力乡村特色产业增值增效,涌现出一批食安共富典型案例。本期是千祥羊肉香飘百年,食安共富滋味长。
盛夏时节,白切羊肉本该淡出餐桌,却因一句话意外“出圈”。在综艺《很高兴音乐会》中,周迅一句“东阳的白切羊肉很好吃”,让东阳姑娘单依纯连连点头:“对,白切羊肉很有名!”在两位艺人的推介下,不少网友对东阳白切羊肉——千祥羊肉产生了浓厚兴趣。
一口热腾腾的羊汤下肚,一块白切羊肉鲜香不膻的滋味在舌尖蔓延。千祥镇上东陈村凭借地理气候与代代相传的独特制作工艺,造就了“鲜、香、白、嫩”白切羊肉的幸福故事,正随着羊肉香气飘向四方。
【百年匠心,改造提升产出舌尖传奇】
千祥羊肉的独特风味源于百年传承的制作工艺:选用20至25公斤的幼山羊,整只下锅,仅凭清水与少量食盐烹煮,保留了羊肉的原汁原味,这份美味背后是数代人的坚守。
2023年,东阳市市场监管局与千祥镇以“5S”现场管理为牵引,启动为期两年的羊肉小作坊改造提升。通过政策宣讲和“一坊一策”破解“不愿改”,组建团队上门指导破解“不会改”,15家羊肉小作坊全部完成规范提升,经营资质、布局动线、操作流程、管理要求全面透明。建成省级“阳光小作坊”2家,羊肉信息已接入浙食链系统,实现全程可追溯。
【安全为本,制度标准守护舌尖幸福】
千祥羊肉的美名不胫而走,已成为东阳乃至浙江的美食金名片,而羊肉品质更是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
东阳市市场监管局与千祥镇紧密协作,连续出台《千祥羊肉行业质量公约》《千祥羊肉加工规范要求》《千祥羊肉质量标准》等制度,严格把控选料、宰杀、烹煮、销售每个环节,让食客吃得安全、吃得放心。
【文化赋能,协同奏响乡村共富乐章】
从2020年起,千祥镇深挖羊肉文化内涵,连续举办“品羊肉美食 观文化盛宴”“五代匠心·千祥羊宴”等主题活动,将羊肉与药材、非遗竹编、箱包产业深度融合,推出美食体验、手绘箱包、民俗演出、古道赏枫等沉浸式活动,让游客“吃羊肉、看非遗、购好物”。依托东永高速和直播电商,线上订单与线下客流同步放大,带动加工、包装、物流全链条升级,为村民在家门口创造大量就业岗位,真正把一只羊做成了乡村振兴的“致富羊”。
如今,千祥镇15家羊肉小作坊辐射沪杭金台等地,2024年产羊肉380吨、销羊4万只,年营收突破4500万元,成功把地方小吃做成千万级产业。
【品牌建设,助力羊肉产业发展走出东阳】
2024年,东阳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千祥商会,成功为千祥羊肉申请商标保护,并授权15家白切羊肉经营户共用“千祥”商标,共同擦亮“千祥羊肉”这张美食金名片。
据东阳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加快从原料到成品数字化“阳光体系”建设,通过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因地制宜在“食安保障+文旅融合+品牌建设”加持下,持续让千祥羊肉激发消费新活力,带着独特风味与文化内涵,飘出东阳、香满全国,续写食安共富的幸福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