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共富幸福村 | 武义祝村:莲香蕴富,荷花经济谱写食安共富新篇章

日期:2025-10-17 14:58:10 来源:​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 浏览量:​
分享:
     

朗读


今年以来,金华市场监管部门立足职能,联合相关部门,聚焦农村食品安全提档升级与特色产业融合发展,全域推进“食安共富幸福村”建设。通过政策集成、标准赋能、品牌培育等举措,打通从田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链,助力乡村特色产业增值增效,涌现出一批食安共富典型案例。

“金华市监宣传”公众号将陆续展示这些生动实践,记录市场监管助力乡村振兴、绘就共富新图景的坚实步伐。本期是武义祝村:莲香蕴富,荷花经济谱写食安共富新篇章。

在武义县柳城畲族镇——这片被誉为“江南第一荷花之乡”的绿色沃土中,祝村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于此。自唐朝起,宣莲的清香便在这片土地上代代相传,这里不仅是“中国三大名莲”之一武义宣莲的重要产区,更以国家3A级景区“十里荷花”长廊为依托,成为融自然景观、农业创新与畲族文化于一体的特色村落。如今,在市场监管部门的精准引导与持续助力下,祝村正借“莲”发力,通过一系列扎实的转变,稳步迈向“食安共富”的乡村振兴新途。

【从“单打独斗”到“地标赋能”,组织化+品牌化,夯实共富根基】

以往,祝村的宣莲种植分散、标准不一,市场竞争力弱,“好莲子卖不出好价钱”是不少农户的困扰。为此,市场监管部门积极推动成立专业合作社,引入浙江十里荷花科技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整合农户资源,实施标准化生产。同时,指导“武义宣莲”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明确核心产区、品质标准和文化内涵,品牌价值显著提升。市场监管工作人员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品牌宣传、标准执行等“一对一”帮扶,推动“武义宣莲”入选浙江省地理标志富农试点,获得多方支持。如今,贴有地标标识的宣莲走进全国精品商超,单价大幅提升,带动莲农亩均增收超30%。2024年,祝村莲子年产量达38400余斤,总产值约295.2万元,带动50户村民就业,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收13.2万元。

【从“初级产品”到“多元业态”,全链拓展+食安护航,激活产业动能】

过去,祝村的莲产业以销售初级农产品为主,附加值低、抗风险能力弱。市场监管部门瞄准产业短板,实施“链式帮扶”,指导开发出荷叶茶、莲藕粉、莲子冰淇淋等30余种深加工产品,实现“全株利用”。同时,依托“你点我检”便民服务点,免费提供农残检测,筑牢食品安全防线。相关企业还在武义古城、金华世贸等商圈开设甜汤店,推出宣莲冰淇淋、宣莲饮等创新产品,单店月营业额突破20万元。宣莲正从小乡村走向大市场,目前祝村已盘活土地320多亩,宣莲种植总面积600余亩,形成“春种藕、夏赏荷、秋收莲、冬挖藕”的全产业链模式。

【从“一季火爆”到“四季常旺”,破季经营+文旅融合,延续乡村热度】

荷花花期有限,传统莲产业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为解决“旺季过旺、淡季过淡”的发展瓶颈,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当地政府,指导村里整合资源、规划业态,推动形成“四季有景、四季有客、四季有收”的全季旅游模式。夏季依托壮丽的“十里荷花”景观带,精心打造荷花观赏区、莲文化体验馆、亲子采摘园等项目,推出“赏荷游”“采莲乐”“宣莲宴”等特色体验,将农业与休闲旅游、文化体验深度融合。冬季则推出“莲文化主题长廊”“宣莲非遗工坊”等项目,吸引游客和研学团队了解宣莲历史与制作工艺,同时举办莲产品年货节、冬季养生莲宴等活动,结合畲族文化体验,展现祝村的独特魅力。这一系列举措有力拓展了产业范围,提升了产品附加值,推动祝村实现从“卖产品”到“卖风景”“卖文化”的转变,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力。2024年,“十里荷花”景区累计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旅游收入显著增长,带动80%以上村民参与相关产业,“荷花经济”效益持续显现。

如今的祝村,不仅守护着“江南第一荷花之乡”的美誉,更走出一条以“莲”为媒、“食安共富”的振兴新路。一颗莲子,从唐朝飘香至今,串联起畲乡山水、民族风情与现代农业,正酿出新时代的“幸福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