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际儿童节的到来,各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庆祝活动过程中,家长和学校可能选用一些儿童化妆品装扮可爱的孩子们。不少商家为博取眼球套路家长和老师们,请大家擦亮眼睛、仔细甄别,千万别采购以下几种不合法、不合规的儿童化妆品。
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对于化妆品标签有专门规定:化妆品的最小销售单元应当有标签。进口化妆品可以直接使用中文标签,也可以加贴中文标签;加贴中文标签的,中文标签内容应当与原标签内容一致。没有中文标签的儿童化妆品,存在渠道来源不明、假冒伪劣等风险隐患,家长和老师们千万不要购买。 (二)千万别采购
《儿童化妆品监督管理规定》规定自2022年5月1日起,申请注册或者进行备案的儿童化妆品,须标识儿童化妆品标志“小金盾”。提醒家长,儿童肌肤比较稚嫩,千万别采购没有儿童标志的化妆品用于12周岁以下的儿童护肤和化妆。没有产品中文名称,没有注册人(备案人)或生产企业名称和使用期限的化妆品产品质量无法保证、无法追溯,千万不要购买。
每个化妆品都有自己注册或备案编号规则,选购化妆品(含儿童化妆品)一定要查看是否按以下规则编写:国产产品:省、自治区、直辖市简称+G妆网备字+四位年份数+本年度行政区域内备案产品顺序数;进口产品:国妆网备进字(境内责任人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简称)+四位年份数+本年度全国备案产品顺序数;中国台湾、香港、澳门产品:国妆网备制字(境内责任人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简称)+四位年份数+本年度全国备案产品顺序数。国产产品:国妆特字+四位年份数+本年度注册产品顺序数;进口产品:国妆特进字+四位年份数+本年度注册产品顺序数;中国台湾、香港、澳门产品:国妆特制字+四位年份数+本年度注册产品顺序数。《儿童化妆品监督管理规定》第十三条第二款明确规定,“儿童化妆品标签不得标注‘食品级’‘可食用’等词语或者食品有关图案”。但依然有些商家借机宣称“食品级”化妆品,暗示家长吃了没风险。但事实上,化妆品和食品是两种不同类别的产品,根本不存在所谓的“食品级”化妆品。家长朋友们千万别被骗了! 各位家长和老师们,在选购儿童化妆品时,最好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儿童化妆品并索取购物小票,留心检查产品是否在有效期内,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https://www.nmpa.gov.cn)或手机APP“化妆品监管”,查询所购买化妆品的标签标识信息与其产品注册或者备案信息是否一致,如果存在不一致请勿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