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索引号:

    11330700099033995K/2023-02921

  • 文件名称:

    金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 发布机构:

    金华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

  • 成文日期:

    2023-02-02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金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日期:2023-02-02 10:41:53 来源: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 浏览量:​
    分享:
         

    朗读

     

    2022年,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法治金华(法治政府)建设和省局关于全面推进法治立局战略决策部署,大力实施法治赋能创新推动法治市场监管建设,全局依法治理效能取得了新突破,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了新成效

    一、2022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对照法治金华(法治政府)考核细则和省市场监管局关于地方局执法工作专项考核方案,未发生扣分情形。由我局牵头起草的《金华市金华火腿保护条例》地方立法项目列入2022年市人大继续审议项目,并高质量完成相关立法程序。全年被行政复议10起,无被纠错案件;行政诉讼7起,无败诉案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开展规范性文专项清理2次。

    一是笃学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党委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关于依规治党论述摘编》《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管理规定》《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信访工作条例》等法律政策和理论,积极争取并成功承办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法和2022年市政府常务会议第三次专题学法,领导干部学习了解知识产权和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政策。

    二是主动创新服务自贸区发展。创新实施首违不罚等柔性执法监管方式,在2021年制定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金义片区企业轻微违法行为首违不罚95项清单的基础上,依据法律的立、改、废,对清单事项进行动态调整,将首违不罚事项增加至105项,为自贸区中小微企业、四新企业在发展初期提供更宽松的制度环境,助推自贸区营商环境再优化提升。

    三是先行先试开展企业行政合规。我局积极开展涉企行政合规激励试点,打造惠企柔性行政执法新模式。积极配合市司法局制定《金华市本级第一批企业合规指导清单》、高频违法行为《不予处罚清单》和《减轻处罚清单》。主动担当在市场监管领域先行破题,选择3类行政违法案件尝试开展企业行政合规改革创新

    四是推动行政复议案件持续减量。针对场监管领域职业索赔人投诉举报引发行政复议案件高速增长现象我局从企业合规经营、规范投诉举报处置、滥用诉权规制三端全链条发力,采取精准普法督促指导企业合规经营、强力管控源头、将职业恶意索赔人纳入黑名单管理、规范投诉举报案件处置程序、争取部门协作、完善制度建设等有力措施,实现行政复议案件持续减量,连续三个季度新增复议案件数下降圆满实现下半年案件数同比减少40%以上的管控目标,受市委依法治市办充分肯定,在《全市法治金华建设(法治政府)督查情况通报》中受表扬。

    五是点面结合强化执法监督。认真组织开展《市场监督管理行政执法责任制规定》落实情况等专项执法检查。坚持问题导向,有针对性地启动专项执法监督,下发《执法监督通知书》,督促跟踪问题整改,实现闭环监督指导。组织2022年度全市系统行政处罚案卷质量评查活动,其中95分以上案卷占84%。在全省系统行政处罚案卷评查中,被抽查的6个书式案卷中有2个案卷被评为优秀案卷。在市司法局组织的2022年全市行政执法案卷集中评查中,我局办理1件行政处罚案件入选10大优秀案卷。继续深入实施在办行政处罚案件质量督导制度,共抽查县(区)局、开发区分局在办案件32件,该做法得到省局充分肯定,我局在全省系统2022年法治工作会议上专题经验交流发言。

    六是精准普法提升法治素养。制定实施《金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2年普法工作计划》,分解局内部普法责任清单,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举办了多项法律专题讲座、送法进企业等活动。采取每周督导、半月通报、月度研判、预警提醒、重点帮带等措施,严密组织全市系统开展学法考法活动,学一学参与率100%,两轮考一考平均成绩97.9199.99分。积极开展普法阵地建设,金华市特种设备安全科普教育基地和浙江寿仙谷药品安全普法基地分别获评全省系统第三批法治宣传教育示范基地培育基地”,《称心》《约束》两件普法微视频竞赛作品,分别被省局评为一类作品第一名和二类作品第二名我局获全省系统法治宣传优秀组织奖

    七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出18条商事登记便利化举措,建立扶持个体工商户联席会议制度,全面实施准入准营“一件事”改革,实现更多市场主体“准入即准营”。全市累计在册市场主体159.6万户,居全省第二,其中个体户110.85万户,居全省第一。推出歇业登记七项配套举措,办理歇业登记187户。深化“互联网+监管”平台应用,拓展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覆盖范围,提高跨部门“双随机”联查比例,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全市开展各类双随机任务3768个,其中跨部门抽查任务数881个,抽查次数10079次,跨部门监管率24.33%,抽查事项覆盖率100%。全面应用信用风险2.03.0模型,信用关联率92.8%
        八是综合执法突显民生导向。全市系统共查处知识产权(商标)案件1135起,移送司法机关55件;涉众型经济犯罪传销案件3件,移送司法机关1件;合同违法案件17件,违反房地产广告管理规范案件4件;食品违法案件4246件,移送司法机关23件;药品类违法案件719件,移送司法机关28件。金华作为全省首个国家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创建地区,在全省最先完成自评估工作。深化“全国网络交易监测系统”、“浙江公平在线”在金华市的落地应用。全年累计处置国家总局、省局系统下发网络交易违法线索2521条,立案调查578件,开展合规指导1402件,全部实现闭环处置。承担总局公平竞争审查重大政策会审试点,累计完成审查文件1351份,修改调整19份,废止6份。开展房屋租金减免、水电气减征、转供电、协会商会减费减负等惠企政策执行情况检查,全市共减免租金11.3亿元,清退乱收费1621万元。

    九是依法促进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金华成功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义乌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示范县,东阳、永康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开发区获批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园区,创建数量位居全省第二。全市新增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10家、省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48家、市级专利示范企业47家,7项专利入榜“中国专利奖”,创历史新高。推进知识产权保险创新,完成知识产权保险743单,保额2.39亿元,全国首单高校专利申请费用补偿险、全省首单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综合保险落地金华。
        十是深化质量标准品牌强市战略。有序推进“1+3+X”市县同创工程,政府质量工作考核连续8年获评A级。实施“千企创牌”计划,构建国家、省、市、县四级梯度培育机制。全年新增“品字标”企业170家,累计培育522家,浙江寿仙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获2021年度省政府质量奖。开展特色产业质量提升行动,保温杯(壶)、中药材产业先后入选全省质量提升重点项目。率先开展“实施一个召回 提升一个产业”工作试点。率先在全省推出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电子地图,建成“一站式”服务平台15个,省级示范点4个。成立首席质量官联盟,探索建立全省首个首席质量官职业履职评价体系。

    十一是法治助力共同富裕。牵头制定《金华市推进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实施市场主体“扩面”“赋能”“清虚”行动、重点产业“培育”行动、创业文化“涵养”行动等五大行动。建立“中小企业活力指数、高质量就业指数、科技创新指数、营商环境指数、专业市场贡献度指数”五大指数评价体系。全市完成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单位124家,惠及农户5968户。成功注册兰溪小萝卜和武义灵芝两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兰溪市“四位一体”推进地标农产品保护利用集成改革探索试点,成功入选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第二批试点。
        十二是引领数字化改革争先创优。圆满完成9个国家级、省级数字化改革试点项目;“浙里检”被评为2022年度浙江省数字化改革“最佳应用”项目,浙江省数字经济系统“最佳应用”;“浙药检查”应用入选国家药监局2022年“药品智慧监管典型案例”,浙江省唯一;“云享药房”改革获评金华市数字化改革第三批双月“最佳应用”;浙江省专业市场综合贡献度指数试点,金华夺得“双循环贡献”和“现代化发展贡献”两项指数全省第一;“金管家”项目形成《个体工商户培育库管理办法》等8项制度成果,累计授信额度超11亿元。
        十三是严格实施重点领域治理。依法强化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全市未发生重大安全事件(事故)成功获批第五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创建推荐城市,群众满意度达到88.98%,连续七年稳步提升。东阳、磐安、浦江创成浙江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发酵肉制品”获批全省首个生产许可审查试点。建立“三化三全”亚运省运食品安全保障模式,确保食品安全事故和食源性兴奋剂事件两个“零发生”。深入开展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暨打假治劣“药剑”行动。制定食品药品“行管衔接”工作暂行办法。圆满完成国家总局燃气气瓶充装安全责任保险试点。承担叉车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国家试点和全省特种设备安全大检查暨监管改革创新工作现场会。开展非医用口罩、电动自行车、电线电缆、成品油等重点产品专项整治,完成147个品种,3524批次产品抽检,合格3172批次,合格率90%;争取2亿元财政补贴资金,推进备案非标电动自行车提前淘汰置换工作,共淘汰备案非标电动自行车185万余辆,提前淘汰率90.4%,位居全省前三。

    二、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存在不足和原因

    我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和薄弱环节,主要有:一是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还不够深入。宣传教育的广度和深度有待进一步拓展,宣传教育形式和内容不够丰富,氛围不浓厚,尤其是随着市场监管领域商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群众和企业认知跟不上改革步伐。二是行政复议案件减量难度大。职业索赔成为高收益的黑色产业链,低成本、零风险的行政复议成为职业索赔人的首选施压工具,由此引发行政复议数量高发,持续减量工作难度大。三是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创建有差距。少数人对高水平建成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够,扛旗争先的劲头和工作创新意识不足、可复制可推广的特色亮点不多。

    三、2022年度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工作情况

    一年来,局党委书记、局长赵国荣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认真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带领党委班子推进法治立局战略实施。

    一是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始终尊崇法治,牢固确立法治工作全局化、全局工作法治化理念坚持做到法治政府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带头落实学法考法、述职述法等制度,亲自审议法治建设年度重点任务和法治宣传教育计划,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有序开展。

    二是加强党委全面领导法治工作。法治政府建设纳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进行部署和实施,通过党理论学习中心组、班子会议形式组织专题学法4,带领局党委深入贯彻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决策部署,研究分析市场监管法治立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改进措施,坚持依法行政,全面从严治党,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落实政府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制度,始终坚持把全局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

    三是扎实推进法治政府示范市创建。围绕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工作目标,认真梳理第一批《法治浙江(法治政府)示范市创建责任清单》《法治浙江(法治政府)示范市创建问题清单》和2022年度法治金华建设项目攻坚任务清单(重点交办任务)》,扎实开展重难点问题攻坚,推进《关于打造法治政府建设升级版的实施意见》任务举措落地见效。

    四、2023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是积极参与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创建。积极参与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创建。主动融入全市大局,深入贯彻实施市委市政府关于示范创建的决策部署,发动全市系统的力量,咬定目标任务,精心谋划载体,创新制度举措,做实做细各项法治工作,为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贡献更多市场监管力量和有辨识度的成果。

    二是深入推进涉市场监管领域地方立法。按照市人大的立法计划,继续推进《金华火腿保护条例(草案)》的修改完善和审议相关工作。积极参与省、市组织的立法调研及征求意见,立足市场监管工作实际,在立法前端充分发声,进一步明晰市场监管权责边界,优化市场监管履职依据。

    三是积极开展联合普法。扩大法治宣传教育的广度和深度,紧扣市场主体和公众法律需求,加强局内部协同、与兄弟执法部门协作与市司法局联合,丰富创新载体与形式充分发挥法治宣传教育基地示范引领作用,运用市场监管优势和资源,开展法律宣传教育,打造一批具有市场监管特色,有辨识度和影响力的法治宣传教育成果。

    四是严密组织法律学习竞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宪法、党内法规和涉及市场监管的法律法规,营造全市系统尊法守法、学法用法的浓厚氛围严密组织全员参加法律知识竞赛,以赛促训、以赛促学、以赛促宣、以赛促用

    五是创新加强执法监督。规范和完善行政处罚审核制度出台《执法监督员管理办法》《在办行政处罚案件质量督导工作制度》,组建全市系统执法监督员队伍并开展培训,充实案卷质量线上评查、在办案件质量督导力量。

    六是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严格执行《浙江省市场监管领域轻微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和减轻行政处罚实施办法严格落实国家总局登记注册标准化、规范化和对平台监管的要求,严格检查违反公平竞争审查规定的政策文件,严格规范涉企收费行为,认真考评督促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监管任务和信用关联任务占比达标,不断规范市场监管行政执法行为,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七是强力推进企业行政合规改革工作。在贯彻执行省局关于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清单和减轻行政处罚清单基础上,对不属于两张清单范围内的违法行为,经调查认为具备不予处罚或者减轻处罚情形的,按照个案实际情况依法处理,实现个案突破。开展涉企执法监督工作指导,在轻微违法领域对企业进行一对一行政合规教育加大行政指导力度,通过前移监管端口将行政合规指导融入监管、执法全领域全过程,做到监管和服务相统一,以法治之手为企业兜好防护网,推行事前提示制度和案前警示制度,向轻微违法企业下发行政指导意见书,督促企业自律守法规范经营。

     

     

                                                           金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3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