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本报消息(记者 罗奕)近日,义乌市场监管部门办理一起网络直播带货培训虚假宣传案。义乌市贝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当事人在互联网平台发布兼职招聘广告,通过招聘广告引流应聘者参与该公司组织的所谓网络直播带货培训,其间公司人员通过“话术”虚构网络直播带货培训效果,诱骗学员缴费。
该案件是直播带货相关领域的新型案件,因涉案金额较大、涉嫌构成犯罪,义乌市市场监管局将该案依法移送公安机关处理,目前义乌市公安局已对该案立案侦查。
今年,市市场监管局提高政治站位,突出十大重点、落实五大举措,深入开展网络直播营销专项治理。目前已建立健全主要领导部署、分管领导主抓、专业处室牵头、派驻纪检组监督的联动机制。
在前期制定实施方案基础上,我市印发《关于进一步细化网络直播营销违法行为专项治理任务分工的通知》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实施通报督办机制,专项治理规范高效开展。
市场监管部门还办结系列典型案例,比如金华开发区分局办理的金华搬腿人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违法生产销售食品案,是全省开出的首张50万元以上罚单;浦江县市场监管局查处的胡某某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商品案,罚没款73.83万元,是漠视侵害群众利益专项治理行动开展以来,我市直播营销相关领域查获的最大案件,也是全省网络直播营销领域第二大案。通过媒体刊发前阶段治理成果,我市公开曝光典型案例39件(次),有力震慑违法违规行为。
同时,我市强化示范引领,树立一批监管标杆。义乌成立全省首家电商直播基地消费维权联络站;东阳抓住第七届创业创新大赛暨第二届电子商务短视频直播大赛的契机,联合商务部门,持续引导直播经营户依法依规经营,从源头把控支持产业发展与完善秩序监管的关系;其他各县(市、区)根据域内实际情况,通过微信小程序、平台加载模块等形式,开展网络直播营销数字化监管探索,实现已建库主体监管全覆盖。
聚焦网络直播营销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治理,市纪委监委驻市交通局纪检监察组坚决贯彻专项治理工作部署,以全过程监督压实牵头部门责任,积极督促指导专项治理取得实效。紧扣网络直播营销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我市开展执法打击。截至目前,全市共查处相关违法案件162起,罚没款193万元,位列全省第三。
接下来,我市还将聚焦社会危害严重、群众反映强烈的网络直播营销突出问题,强势推进执法整治,严厉查处一批违法情节严重、社会影响大、群众关注度高的网络直播营销大案要案,严惩违法责任主体,努力降低网络直播营销行业违法投诉率。建立“部门、企业、行业、社会”多方共同参与的长效治理机制,进一步压实网络直播营销参与者的主体责任,倡导优质健康的直播业态,鼓励和促进直播电商行业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