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日报】市场监管公布典型案例

日期:2020-02-12 11:26:10 来源:​金华市市场监管局 浏览量:​
分享:
     

朗读

  1月16日,金华市市场监管局公布2019年全市市场监管系统一批经典案例,涉及假冒伪劣产品、食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不正当竞争、假药、传销等方面。去年以来,全市查处各类违法案件5431起,其中大要案1599起,罚没款8352万元,移送公安119起。通过典型案件的查办,市场监管部门守牢人民群众安全底线。 特大有毒有害食品案 2019年2月底,市市场监管局综合行政执法队(原市场监管局稽查支队)发现有人通过微信、淘宝等平台销售一款声称来自马来西亚的进口糖果(名为“悍马糖”),具有保健功效,能有效提升男性性功能。 经过排查,执法人员锁定深圳及金华两家淘宝网店销售的“悍马糖”产品,并将在销售的5种“悍马糖”产品送检,确定其含有他达拉菲及其衍生物的西药成分,为有毒有害食品。 2019年10月,执法人员共依法刑拘10人,捣毁生产、销售窝点6处,现场查获10个品种共计200余箱,总计2吨多的非法添加药物成分的有毒有害食品(糖果类)。经查,2010年以来,彭某等人向上家匡某采购“悍马糖”,将之非法销往浙江、江苏、福建、上海、北京等20余省市,总涉案金额达2000余万元。 目前,彭某等8人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当中。 禁业限制案 2017年1月,执法人员对市区渝忠火锅店进行现场检查,发现该店存在回收餐厨油脂再度用于经营的情况。 2018年4月和7月,金华市婺城区人民法院、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分别以犯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处唐丹等9人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十个月零十五日不等。 唐丹等9人因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被依法判刑,终身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也不得担任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金华市婺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于2019年4月对唐丹等9人作出禁业限制的决定。 虚假宣传案 2019年1月,执法人员调查发现,当事人所属的金华市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系广州某知名微商品牌最高级别代理商,有直属代理30多个,主要通过微商渠道销售产品,运营有多个微信号,新浪微博粉丝超百万。 为了推销产品,当事人通过线上微信、微博、百度网盘、手机App,以及线下组织培训会、印制宣传品等多种宣传方式,对产品的性能、功能、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推广活动、曾获荣誉等内容进行虚假宣传,宣称该产品是“胶原养颜第一品牌”“唯一通过国家兴奋剂检测中心检测的产品”“一个累计销量唯一突破3亿瓶的美容养颜口服液品牌”。但实际上宣传所涉及产品均为普通食品。 当事人行为属虚假宣传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0条第一款规定,责令当事人停止违法行为,并处罚款6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