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近日,义乌市场监管局来到老年大学,为100余名老人送上了知识大“理”包,给老人们上了一堂生动实用的健康讲座。
“老年大学的学员文化程度更高,对健康向上的老年生活更有憧憬也更有执行力,对新资讯、新知识的接受能力更强,我们的科普工作也会更有实效”,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介绍。
讲座以“科学认识 理性消费”为主题,对保健食品的定义、功能、区分、鉴别办法等进行讲解,并通过保健品诈骗十大套路警示老人理性消费。一是说明保健食品定义。保健食品是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食品。保健食品限于特定人群,限量食用,如铁皮石斛,不适宜阴盛阳虚者,不适宜身体强壮的儿童或者是青少年,胡乱进补反而会危害健康。二是讲解保健食品鉴别技巧。保健食品包装盒标注内容应包括小蓝帽、保健功能、适宜人群、食用方法及食用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同时注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否则为不合格产品,产品安全存疑,不建议购买;保健食品“蓝帽子”标识应标注在包装的左上方,若存在标识不规范现象,应谨慎购买。建议消费者到药店购买保健食品,更有安全保障。三是详谈选购注意事项。一看销售场所资质,到证照齐全的正规场所购买产品;二查外包装和说明书,仔细查看外包装标签标识产品相关信息,做好“四不”;三辨广告和宣传内容,科学、理性看待食品、保健食品广告和宣传,不要盲目参加任何以产品销售为目的的知识讲座、专家报告等。
最后,执法人员提醒到场老人,健康重要,钱包也很重要,希望老人擦亮眼,警惕保健品诈骗套路,别让“灵丹妙药”晃了眼,别让“专家医生”套了路,别让“儿子闺女”蒙了心,别让“鸡蛋大米”伤了钱。
(作者:义乌江东所 郑乔情)